1976年,魏胜权被任命为许世友的警卫排长,开始了与这位传奇人物的三年共事生涯。在这段时间里,魏胜权深刻感受到许司令与士兵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发现他是一个关爱士兵、待人如子的领导。魏胜权回忆道:“我们当兵的在首长面前,总能感受到如父亲般的温暖,而不像外界传言中他从不笑的冷酷形象。”
有一次春节,两个年轻的女护士与两名卫士在一起打扑克,结果由于无法识破卫士们的小技巧,总是处于败局。随着惩罚——戴在头上的纸帽子越来越高,她们感到不公平,于是去找许司令告状。许世友一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掏出50元,幽默地对她们说:“算了,你们怎么能赢得了他们呢?还不如出去逛逛,买点好吃的,免得受他们的气。”这件小事让大家感到,许司令不仅是个严厉的领导,更是一个体贴的长者。
展开剩余78%许世友虽然严厉,但在一些细节上却极富人情味。比如,他是一个狂热的电影迷。几乎每周,他都要抽时间去看电影。然而,这位“老影迷”与普通影迷不同,他总是选择与士兵们一同观看。魏胜权最初不太理解,认为放专场电影是给首长的特殊待遇,作为士兵不该享受。但有一次,他改变了安排,晚上本该观看电影的战士们被调去进行政治学习。许世友发现后,毫不犹豫地命令停机,责问:“战士们去哪了?”当得知原因后,他怒斥道:“什么当兵的,什么当官的,谁都是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赶紧把他们叫回来!”魏胜权赶忙去找战士们,带回了他们。
虽然看电影是一种精神享受,但许司令对电影的选择却让战士们有些头疼。除了军事题材的电影外,许司令最爱的就是《洪湖赤卫队》和《刘三姐》。魏胜权曾观察到,每当电影中的韩英在芦苇荡里处决叛徒王金标时,许司令总会激动地喊道:“狗日的,该死!”甚至有时拍桌子大怒。对于刘三姐这种敢于与地主抗争的英雄,许司令更是充满了敬佩。1979年,许司令忙完了广州的战事后,特意挤出时间,去桂林拜访了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足见他对这些影片的深厚情感。魏胜权认为,许司令钟情这两部影片,和他自己出身贫寒、曾经历过许多困难的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爱看电影,许司令还是一个“合影迷”。说到照相,许世友几乎没有拒绝过任何请求。尽管平时他对生人非常谨慎,尤其是在自家住宅里,几乎没有人能随意接近。但有一次,许司令在家门口碰到一个陌生的军人徘徊不定。他立刻问卫士:“那个人是谁?”卫士不认识,于是赶紧联系了魏胜权。经过确认,才得知那是警卫营的苟副政委。原来,苟副政委听说许司令可能会拒绝合影,所以他在外面踌躇,生怕被拒绝。得知事情真相后,许世友并没有生气,而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亲切地与苟副政委交谈起来。
许司令有时还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他对士兵们的深情。一次深夜,突然响起了清脆的枪声,许世友立即从住房跑了出来,急切地问:“是谁打的枪?”魏胜权顺着枪声赶到时,看到一名担任外界警卫任务的哨兵倒在血泊中。经过调查,原来这名哨兵在站岗时偷摘了两个橙子,被班长发现后狠狠训斥,后来又被逼写了检查,心情郁结最终做出了极端的决定。魏胜权向许司令汇报后,许世友感到十分震惊和痛心。他深感这样的悲剧本不应该发生,叹息道:“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此后,他与魏胜权一起前往连队,严厉训斥那些未能做到真正关爱士兵的干部。魏胜权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许司令如此愤怒,许世友在发火时那种对士兵如同父亲对孩子般的心情,让魏胜权深刻感受到他作为领导的责任与爱心。
1978年上半年,广州军区保卫部的一位副处长因为家庭原因,无法随军调动,这引起了一些议论,甚至有人认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家不能随军的人,不该和军人结婚。”这些言论传到了许世友耳中,他特意问魏胜权了解情况,并表示:“这种话不该这样说。”许世友分析道,小卢一家在广州生活了十多年,孩子们在这里长大,突然让他们从繁华的城市搬到偏远的山区,确实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于是,许世友亲自去找小卢,耐心地进行了一番长谈,最终小卢全家都高高兴兴地搬到了衡山。几个月后,许世友在一次宴请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首长时,还特地询问了小卢的近况,显示出他对军人家庭的关怀。
许世友的去世让魏胜权深感悲痛。与许司令共事的那些时光,如同电影般一幕幕在他的脑海中闪现。魏胜权常常感叹,从许司令那里学到了如何待人接物,学会了怎样理解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字。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了他一生的财富。
发布于:天津市宜人配资-炒股10倍杠杆平台-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