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的气氛很僵。
爱沙尼亚外长没绕弯子,直接把一张俄罗斯战机的照片,甩到了全世界面前。
照片背后,是几天前波罗的海上空,那要命的十二分钟。
九月十九日,三架俄罗斯的米格-31,像鬼一样。
关了应答器,不报飞行计划,一头扎进爱沙尼亚领空。在里面足足转了十二分钟。十二分钟,对离俄国边境不到两百公里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来说,足够模拟一次饱和攻击,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一根筋的米格-31
几乎同一时间,波兰在海上的一个钻井平台,也来了“客人”。两架俄军战机,飞得极低,几乎是擦着平台过去的。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海面。这一南一北,一套组合拳,打得北约晕头转向。北约的反应倒是快,远在意大利的F-35紧急升空,赶来救场。但俄国人算得太准了,等你飞过来,人家早回家喝茶了。爱沙尼亚总理吓得不轻,立马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喊兄弟们赶紧开会。可俄罗斯国防部呢?一句话:例行飞行,我们很守规矩,没越界。
就赌你反应不过来
这次行动,从头到尾都是算计,骨子里的算计。挑米格-31来,就是最大的学问。这玩意儿是目前全球现役战斗机里,飞得最快的,能飙到2.83马赫。它的老前辈米格-25,当年可是上演过硬生生加速,把导弹甩没影的传奇。作为高空截击机,两万米高空对它来说就是溜达。放眼全欧洲,能跟它在天上过招的,除了美国的F-22和F-15,也就“台风”战机,勉强能摸到一万九千米的边儿。至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在米格-31面前,就是弟弟。有人说,学当年土耳其,直接把它打下来。可别忘了,当年土耳其的F-16打Su-24,那是性能碾压,一打一个准。现在碰上米格-31,你追都追不上,还谈什么击落?俄罗斯派它来,就是吃准了你:就算你看见了,也拦不住;就算你想动手,也打不着。
不只飞过,更是警告
这次行动,根本不是简单的秀肌肉。首先,俄罗斯在测北约的指挥系统。波罗的海那几个小国,自己没空军,防空全靠盟友轮流站岗。指挥权不在本地,远在天边的北约司令部。如果司令部没提前下死命令“发现就打”,那从发现、上报、请示、批复,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米格-31都能来回飞几趟了。俄罗斯就是要看看,你北约的反应链条到底有多长,底线到底有多模糊。更吓人的,是米格-31的另一个身份。它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唯一指定座驾。这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上,专挑硬骨头啃。平时空战,米格-31都是两架或四架一组。这次来了三架,很可能是在模拟:两架护航,一架挂着“匕首”搞斩首。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这是赤裸裸的战略威慑。
普京的算盘,白宫的难题
普京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踩北约的红线?眼看英法那些国家,给乌克兰的援助越来越多,克里姆林宫坐不住了。必须给欧洲提个醒:你们家后院,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波罗的海搞点事,逼着欧洲把钱和精力,从乌克兰身上挪开,先顾好自己家。这场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观众,就是白宫。面对普京的挑衅,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表示,这会“给俄罗斯带来麻烦”。但类似的话,听得太多了。“狼来了”喊多了,威慑力也就那么回事了。他既要对国内和盟友表现出强硬,稳住阵脚,又极力避免和俄罗斯直接冲突,把事情闹大。这种在“口头警告”和“实际行动”之间的摇摆,普京看得一清二楚。他正用这种“可控的混乱”,一点点试探美国的底线,逼着白宫重新思考对策。
结语
面对俄罗斯这种切香肠式的“边缘游戏”,北约内部的焦虑感,一天比一天重。一位英国皇家空军的前高官急了:“北约必须画下死线,一旦越过,就必须反击!”他的担心,不是没道理。从罗马尼亚到波兰,再到爱沙尼亚,俄罗斯正利用这些“灰色地带”,一遍遍地问北约:你敢吗?而北约每一次的犹豫和退让,都可能被对方看作是默许,只会让对方的胆子越来越大。东欧国家是在拼命升级装备,但谁都明白,美国这个“带头大哥”要是继续光说不练,北约的集体安全就是个笑话。俄罗斯战机飞过的,早已不是某个国家的领空。而是整个欧洲,在战后建立起来的那点可怜的安全感。
宜人配资-炒股10倍杠杆平台-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