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华医方(TCM)
图片
图片
医病更医心·治病治未病
咱都知道,中医看病讲究个望闻问切,这脉象里头的学问可大了去了。就说这脉象,要是中风了,脉浮的话还算吉利,要是脉滑,那多半是兼有痰气。要是脉沉滑,可别按风邪来治。要是脉浮沉不定,还微弱虚软,这时候得赶紧扶正祛邪、化痰祛风,可不能疏忽大意。脉浮迟的话一般比较吉利,要是脉急疾,那可就危险了,搞不好人就没了。
【真中风证,分清类型好治疗】
中风这事儿,有真中风和类中风之分。真中风的人,突然就倒下了,为啥呢?大多是因为身体虚弱,营卫失调,要么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闹的,要么是酒色过度、劳累过度,把真气都耗散了,腠理不密实,风邪就趁虚而入了。这中风还分中腑、中脏、中血脉、气虚、血虚等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腑还能治,中脏就难搞了,有些情况根本就没法治。
要是出现口张开、手撒开、眼睛闭上还遗尿、吐沫、眼睛直视、喉咙像打鼾一样、肌肉萎缩、筋骨疼痛、头发直立、摇头往上窜、面色红得像化妆、汗像珠子一样往下掉、痰喘声音大,这些情况都没法治了。要是动一动就筋疼,那是因为没血滋养筋,这叫筋枯,也没法治。
【中风急救,方法多样得记牢】
要是突然中风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这就是中风痰厥。这时候得赶紧用通关散吹鼻,具体配方是:牙皂(去皮弦一两)、生半夏、藜芦(各五钱)、细辛、苦参(各二钱)。把这些药研成末,每次用一点点吹到鼻子里,要是打喷嚏了还能治,没打喷嚏就没法治了。
还有个秘方,用巴豆去掉壳,用纸包着捶出油,把豆扔了,用纸捻成条,塞到鼻子里,要是再加上牙皂末效果更好,或者用前面说的纸条烧出烟熏到鼻子里也行。
还有个回生丹,是海陵王长登亭传下来的,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具体做法是:用葱管藜芦二两,用一桶河水煮成汁,青礞石二两,用火烧到通红,投到汁里,这样弄好几次,滤干净,再取十个雄猪胆的汁搅到前面的汁里,再用重汤煮成膏,等温了,加入片脑末一钱五分,装到瓷罐里,用黄蜡封口。每次用黄豆大的一粒,用新打的水化开,男的左鼻孔吹,女的右鼻孔吹,痰自己就吐出来了。要是牙关紧得吐不出来,把嘴拨开,痰就出来了,然后再吃别的药。
还有个秘方,治中风口噤、痰厥、不省人事。用桐油蘸鸡翎扫到喉咙里,吐出痰就活了。还有个办法,用胆矾一分研成末,用温黄酒调下,以吐出痰为度。还有个办法,用辰砂、白矾等分,在三伏天装到猪胆里,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每次用一块,用凉水研化灌下去。还有个办法,用皂角末五分、半夏末三分、白矾末三分做成一剂,用姜汁调服,探吐后,再吃加减导痰汤。
【导痰摄生,治疗中风有妙方】
1.加减导痰汤
这加减导痰汤是治中风痰涎壅盛、不能说话、牙关紧闭还有热的。配方是:南星、半夏(这两味药用牙皂、白矾、生姜煎汤浸透、炒干)、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栝蒌仁(去壳)、枳实(麸炒)、桔梗(去芦)、黄连(姜汁炒)、黄芩(去朽)、白术(去芦,各一钱)、人参(去芦)、当归(酒洗)、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用水煎,临服的时候加入竹沥、姜汁一起服。
2.摄生饮
这摄生饮能治一切卒中,不管是中风、中寒、中暑、中湿,还是痰厥、气厥之类,不省人事的,刚开始发作就能用,没热的时候也能用。配方是:南星(湿纸裹,煨)、半夏(姜汤泡)、木香(各一钱五分)、苍术(生)、细辛、石菖蒲、甘草(生,各一钱)。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七片,用水煎温服。要是痰盛,加全蝎炙二枚,还得先用通关散搐鼻。要是牙关紧闭,用乌梅肉揉和南星、细辛末,用中指蘸药擦牙,牙自己就开了。
3.风湿疼痛,乌药顺气来帮忙
要是被风邪侵袭,麻木疼痛,那就是有风湿气。这时候可以用乌药顺气散,这方子能治男女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肢体顽麻、手足瘫痪、言语不清、筋脉拘挛。先吃这药疏通气道,然后再吃风药。因为治风得先理气,气顺了痰就消了,再慢慢治风,才有效果。理气就是治气滞、气郁、肩膊麻痛这些情况,是七情导致的,适合吃这药。配方是:乌药、陈皮(各二钱)、麻黄(去节)、川芎、白芷、桔梗、枳壳(去穣,麸炒,各一钱)、僵蚕(炒去丝)、干姜(炮,五分)、甘草(炙,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用水煎温服。要是中风全身都麻,加人参、白术、当归、川芎、麦门冬;要是长期左瘫右痪,去掉麻黄加天麻、防风、羌活、半夏、南星、木香、当归;要是口眼歪斜,加姜炒黄连、羌活、防风、荆芥、竹沥、姜汁;要是遍身疼痛,加当归、官桂、乳香、没药;要是臂痛,加羌活、防风、薄桂、苍术、紫苏;要是背心痛,合行气香苏散加苍术、半夏、茯苓;要是脚膝浮肿,加牛膝、独活、五加皮;要是腰痛,加牛膝、杜仲、角茴;要是眼眩,加细辛、细茶;要是四肢冷痹,加附子、官桂;要是瘫痪两三年不能走路,合和独活寄生汤;要是妇人血风,加防风、薄荷、荆芥;要是胸膈胀满,加枳实、莪术;要是虚汗,去掉麻黄加黄芪;要是中风面目十指都麻,那是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附子、羌活、防风、乌药、麦门冬。
【中腑中脏,治疗方法各不同】
1.风中腑
风中腑的人,大多四肢有问题,手足拘急不仁,脸色还变来变去,怕冷,这是在表。可以用疏风汤,这汤能治风中在腑,怕冷、拘急不仁,先用这汤解表,再用愈风汤调理就能好。配方是:当归、川芎、白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制)、乌药、香附、白芷、羌活、防风(各八分)、细辛、桂枝、甘草(各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用水煎热服。
2.风中脏
风中脏的人,大多九窍有问题,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二便闭塞,这是在里。要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或者瘫痪不能伸展,或者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这都是中脏。要是大便闭结,先吃滋润汤,再吃愈风汤调理。滋润汤配方是:当归、生地黄、枳壳(去穣)、浓朴(去皮)、槟榔、大黄、火麻仁、杏仁(去皮,各一钱)、熟地黄、羌活(各七分)、红花(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用水煎,空心温服。要是元气虚弱,用蜜导法导之(方子在伤寒里)。
3.风中脏腑俱病
要是风中脏腑都病了,药得一起用,先解表再通里,然后再吃愈风汤调理。愈风汤能治一切风症卒中、国中、中腑、中脏及脏腑都中的情况,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先得用本经的药治,再用这方子调理。配方是:人参(去芦,一钱二分)、白术(去芦,一钱二分)、白茯苓(去皮,一钱)、当归(酒洗,一钱二分)、川芎(八分)、白芍(酒炒,一钱)、陈皮(一钱)、半夏(姜制,一钱)、枳实(麸炒,七分)、防风、羌活(各七分)、甘草(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枣二枚,用水煎,临卧加入竹沥、姜汁、磨木香调服。
【中风血脉,养荣省风来调理】
1.风中血脉
风中血脉的人,外面没有六经的形症,里面没有便溺的阻隔,就是肢体不能动,口不能说话,这是在里,可以用养荣汤。这汤能治风中血脉,四肢不举、口不能言及痰迷心窍、不省人事、舌强不能言语、痰涎壅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配方是:当归、川芎(去毛)、白芍(酒炒)、生地黄、麦门冬(去心)、远志(甘草水泡去骨)、石菖蒲(去毛)、陈皮、乌药、白茯苓(去皮)、枳实(麸炒)、半夏(用生姜、牙皂、白矾煎水浸二三日)、南星(同上制)、黄连(姜汁炒)、防风、羌活、秦艽、甘草(各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竹茹一团,用水煎,加入童便、竹沥、姜汁少许一起服。
2.省风清痰转舌汤
这省风清痰转舌汤能治口眼歪斜、舌强难治。配方是:陈皮(二钱)、半夏(姜制,一钱)、枳实(去壳,三分,麸炒)、黄芩(酒炒,三分)、防己(一钱)、防风(一钱)、全蝎(洗去盐,七分)、南星(姜制,二分)、甘草(五分)、白茯苓(八分)、蝉蜕(八分)、天麻(四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竹茹一团,用水煎服,做成丸子服也行。
3.中风经络,清痰青龙来帮忙
风中经络的人,会口眼歪斜。可以用清痰顺气汤,这汤能治口眼歪斜。配方是:南星(姜制)、栝蒌仁、贝母、陈皮、苍术(米泔浸,炒)、官桂、防风、荆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半夏(姜制)、甘草(各等分)。把这些药锉好,加生姜三片,用水煎,临服的时候加入木香、沉香末各五分一起服。
4.还有个青龙散,能治男子各种风,口眼歪斜、左瘫右痪、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流涎水,还能治妇人产后各种风、小儿急慢惊风。
配方是:川乌、南星、定粉、半夏、僵蚕、川芎、熟地黄、草乌(各四钱)、蚯蚓、白芷(各二钱)、白附子(二钱五分)。把这些药都生用,在火上隔纸稍微炒一下,研成细末,每次服二钱或者六厘,小儿服二厘。刚开始服有汗,再服就没汗了,临卧用黄酒调下。要是前面说的这些症状,先服乌药顺气散,不能见风,戒色欲、浓味一个月,病就能好。还有个外用方子,用白鳝一条,装到竹管里,尾上用针深刺出血,血摊在绢帛上,乘热贴在病人身上,要是歪向左就贴右边,歪向右就贴左边,马上就能正过来,正了就洗去。
【瘫痪不遂,多种汤丸来应对】
1.左半身不遂
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的人,属于血虚和有死血。可以用加减润燥汤,这汤能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配方是:当归(一钱二分)、川芎(一钱)、白芍(酒炒,二钱)、生地黄(酒炒,八分)、熟地黄(姜汁炒,八分)、白术(去芦,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南星(姜汁炒,一钱)、半夏(姜汁炒,一钱)、陈皮(盐水洗,八分)、桃仁(去皮,六分)、红花(酒洗,四分)、天麻(一钱)、羌活(六分)、防风(六分)、黄芩(酒炒,八分)、酸枣仁(炒,八分)、黄柏(去皮,酒炒,三分)、薄桂(六分)、甘草(炙,四分)、牛膝(去芦、酒洗、八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用水煎,加入竹沥、姜汁少许,温服。要是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要是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2.右上身不遂
上半身不遂、手足瘫痪的人,属于气虚和湿痰。可以用加减除湿汤,这汤能治中风右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筋骨疼痛。配方是:人参(去芦,八分)、白术(去芦,一钱二分)、白茯苓、当归(酒洗,各一钱)、川芎(八分)、赤芍(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夏(姜制,一钱)、苍术(米泔制,一钱)、乌药(一钱)、枳壳(麸炒,一钱)、白芷(九分)、桔梗(八分)、黄连(酒炒,一钱)、黄芩(酒炒,一钱)、羌活(一钱)、防风(八分)、甘草(五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加生姜三片,用水煎温服。要是身痛加姜黄;要是脚痛加牛膝、防己、威灵仙。
3.左右皆瘫痪
左右手足都瘫痪,这是气血大虚。可以用加味大补汤,配方是:黄芪(蜜炙)、人参(去芦)、白术(去芦)、白茯苓(去皮)、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大附子(面裹煨去皮脐)、沉香、木香(各三分)、川乌、牛膝(去芦,酒洗)、杜仲(去芦,酒洗)、木瓜、防风(去芦)、羌活、独活、薏苡仁(各五分)、肉桂、甘草(各三分)。把这些药锉成一剂,用姜枣煎服。
4.血虚火盛
中风手足瘫痪、口齿语涩等症,属于血虚而火盛的,宜清补。可以用夺命还真丹,这丹能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一切诸风痰火,气郁湿热疼痛,惊痫之疾。配方是:当归(酒洗,一两)、川芎(五钱)、白芍(酒炒,一两)、熟地黄(五钱)、生地黄(五钱)、人参(去芦,七钱)、白术(去芦,七钱半)、陈皮(去白,五钱)、白茯苓(去皮,一两)、半夏(姜制,一两)、枳壳(麸炒,一两)、桔梗(去芦,一两)、木香(七钱五分)、官桂(五钱)、全蝎(去毒,五钱)、天麻(七钱五分)、防风(去芦,一两)、僵蚕(炒,五钱)、羌活(一两五钱)、独活(七钱五分)、藁本(七钱五分)、细辛(三钱)、薄荷叶(一两)、菊花(五钱)、知母(一两)、软石膏(一两)、柴胡(一两)、黄芩(五钱)、黄连(五钱)、地骨皮(五钱)、蔓荆子(五钱)、菟丝子(酒制,七钱五分)、小茴(酒炒,一两)、杜仲(酒炒,一两)、麻黄(一两)、蛤蚧(酥炙,一两)、甘草(一两)。把这三十七味药研成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要是中风瘫痪癞疾,用茶酒下;要是遍身筋骨疼痛及心气痛及不省人事,用热醋下;要是洗头风及暗风,用茶清下;要是惊痫口吐涎沫,用温酒下;要是妇人胎前产后、经水不调,用酒煎香附汤下。这方子是以羌活愈风汤为本,最能行导诸经,滋养气血,使阴阳无偏胜,久服大风悉去,是始终调理的好方子。
5.虚热
中风手足瘫痪、舌强言謇等症,属于虚热的,宜滋补。可以用健步虎潜丸,这丸能治中风瘫痪、手足不能动、舌强謇于言。配方是:黄芪(盐水炒)、当归(酒洗)、枸杞子(酒洗)、龟板(酥炙,一两)、知母(人乳汁、盐、酒炒)、牛膝(去芦,酒洗)、白术(去芦)、白芍(盐、酒炒)、生地黄、熟地黄、虎胫骨(酥炙)、杜仲(姜、酒炒)、人参(去芦二两)、破故纸(盐、酒炒、一两)、麦门冬(水泡去心,一两)、白茯苓(去皮、木)、木瓜、石菖蒲(去毛)、酸枣仁、远志(甘草水泡去心)、薏苡仁(炒)、羌活(酒洗)、独活(酒洗)、防风(酒洗,各一两)、黄柏(人乳汁、盐、酒炒,二两)、五味子、沉香、大附子(童便浸透,面裹煨去皮脐,切四片,又将童便浸煮干,各五钱)。把这些药研成末,炼蜜和猪脊髓五条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温汤或酒送下。
6.虚寒
中风手足瘫痪、半身痿弱不能动履等症,属于虚寒的,宜温补。可以用鹿角霜丸,这丸能治虚损半身痿弱,或者两三年不能动履的。配方是:黄芪(蜜水炒,三两)、人参(去芦,二两)、白茯苓(去皮,三两)、白术(去芦,二两)、当归(酒洗,三两)、川芎(二两)、白芍(酒炒、二两)、熟地黄(酒蒸,二两)、苍术(米泔水浸,二两)、肉桂(一两)、破故纸(酒炒,二两)、小茴(酒炒,一两)、肉苁蓉(酒洗,两半)、木瓜(一两五钱)、牛膝(去芦,一两)、杜仲(酒炒,二两)、槟榔(一两)、木香(二钱)、乌药(炒,一两半)、续断(一两)、虎胫骨(酥炙,两半)、防风(一两半)、羌活(一两)、独活(一两)、甘草(生,五钱)、大附子(童便浸湿,和面包煨,去皮尖,一两鹿角霜一斤)、川乌(炮、去皮尖,一两半)。把这些药研成细末,好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汤、酒亦可下。
7.风寒湿痹
中风手足瘫痪等症,属于风寒湿痹的,宜祛除。可以用蜜桃酥,这酥能治男女久患风寒湿痹,左瘫右痪。配方是: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各一两)、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三钱)、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姜炒)、浓朴(姜炒)、苍术(米泔浸二日)、香附、枳壳(去穣,各一两)、乌药、砂仁、杏仁(去皮尖)、木香、沉香(各五钱)、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五味子、破故纸、小茴、牛膝(去芦)、枸杞子、川椒、何首乌、肉苁蓉、川乌(泡去皮尖)、草乌(泡去皮尖,各五钱)、细辛、白芷、麻黄、防风、羌活、独活、干姜、官桂、甘草(各一两)、五加皮(五钱)、小红枣(八两)、北蜜(八两)、胡桃肉(八两,泡去皮)、真酥油(八两)。把这四十四味药都锉成片,用生绢袋盛着,用好酒一大金华坛浸药三日,封好放锅里悬胎煮三个时辰,取出埋土中三日出火毒。每天空心服三盏,一天进三服。药渣晒干研成末,用本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丸,空心本酒下。
8.还有个仙传药酒方,能治男女左瘫右痪、口眼歪斜、手足顽麻、筋骨疼痛、一切诸风、痔漏、寒湿脚气、疝气、十膈五噎、胎前产后、子宫久冷、赤白带下、不受胎孕、经水不调、气滞痞块,这方子的功效可多了,说不完。
配方是:茯神(去皮木)、陈皮、枳壳(去穣)、青皮(去穣)、牛膝(去芦)、熟地黄、肉苁蓉、白茯苓(去皮)、当归、山药、吴茱萸、防风、人参(去芦)、沉香、广木香、丁香、乳香(去芦,各七钱)、没药、宿砂、小茴、大茴、红豆、白术(去芦)、草果、黄芩、杏仁、甘草、猪苓、黄芪、三棱、莪术、半夏(姜制)、南星(姜制)、牡丹皮、槟榔、青木香、官桂、大腹皮、泽泻、天门冬(去心)、栀子、红曲、白花蛇(砂土炒,各五钱)、荆芥穗、苍术、川乌(火炮)、白芍、桂皮、知母(酒洗)、细辛、贝母(去心)、麻黄(去节)、麦门冬(去心)、草乌(火炮,各三钱)、藿香、山楂、白芷、白附子、软石膏、羌活、薄荷、木瓜、木通、葛根、山茱萸(去核)、独活(各四钱)、香附、破故纸(炒)、虎胫骨(酥炙)、天麻、枸杞子、川芎(六钱)、良姜(二钱半)、川椒(二钱)。把这七十四味药合在一起,用药绢袋装着,外面用蜂蜜、核桃仁、红枣去子各一斤,同小黄米烧酒,一起装入一大坛内,用竹叶封得严严实实。放上七天,然后煮上三炷香的时间,拿出来埋土里十四天去火毒。每天早上来一小杯,长期喝,效果杠杠的,不过得四十岁以上的人才适用哈!
【中风急救包】
中风了,实热型的,舌头硬、嘴巴紧、说胡话、大小便都不通畅?得解表又通里!
防风通圣散:专治中风引起的各种热症,大便不通、小便发红、头上长疮、眼睛疼,或者热得舌头都硬了、嘴巴张不开,甚至鼻子长紫斑、皮肤起疹子(肺风),或者变成大风病,或者痔疮、肠热、说胡话、发疯,统统搞定,神效!
药材清单:防风、川芎、当归、白芍、连翘、薄荷、麻黄各四分,石膏、桔梗、黄芩各八分,白术、栀子、荆芥各三分,滑石二钱二分,芒硝四分,甘草一钱。
做法:一剂药,加点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大黄、芒硝、麻黄这三味,看情况加。拉肚子就别加芒硝大黄了,出汗多就别加麻黄了。
小贴士:
·喝酒喝中风了,头疼得要命?加点黄连、葱白煎服,立马好!别用麻黄、桂枝汤解哦!
·肺受寒,咳嗽喘得厉害?每剂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钱。
·四季感冒,内外都伤?每剂加益元散一两、葱白十根、豆豉一合,生姜五钱,水煎后一半药汤用鹅毛探吐,吐完再喝另一半,汗一出就好了。
·头旋胸热、鼻塞流脓涕?每剂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半。《内经》说这是胆热跑到脑子里了,脑液下渗就成脓涕了。
·风热上头,头晕闷痛,痰多咳嗽?去掉麻黄、芒硝,加菊花、人参、砂仁、寒水石。
·喝酒喝到耳鸣?加柴胡、枳壳、桔梗、青皮、南星、荆芥。
·眼睛红肿、烂弦、怕光、倒睫、流泪、眼皮烂?加菊花、细辛、羌活、独活、蒺藜、木贼、蔓荆子、草决明、玄参、蝉蜕,生姜煎服。
·小便不通?去掉麻黄,加滑石、连翘,药汤调木香末二钱。麻黄主表,不宜治里。
·腰疼胁痛?加芒硝、石膏、当归、甘草各二钱,调车前子末、海金沙末各一钱。《内经》说腰是肾的家。
·破伤风?表症用辛散,里症用苦下兼散,汗下之后,通利气血祛风邪,每剂加荆芥穗、大黄各二钱,调全蝎末、羌活末各一钱。
·小儿抽风、急慢惊风、大便不通、邪热盛、肠胃干、寝汗切牙、眼睛上翻、睡不安稳、转筋惊悸、肌肉动?每剂加大黄一钱、栀子二钱,调茯苓末二钱。
·肌肉动?调羌活末一钱。《内经》说这是微风作祟。
·打伤损伤、肢节疼、腹中恶血不下?每剂加当归、大黄各三钱半,调乳香、没药各二钱。
·痈疽恶疮肿毒?本方一两,连翘、当归加倍,加黄连、茯苓、黄芪、人参、木香、白芷、金银花、牡蛎各半两,名滕黄饮子。疮在上,加当归酒浸。
·发斑热?本方一两,加黄连五钱。
·劳作出汗当风,汗出成鼓,郁成痤?去掉芒硝,芍药、当归加倍,发散玄府之风,调荣卫,俗称风刺。一生疹子,或红或白,麻黄、豆豉、葱白发汗,麻黄去节,去掉芒硝(咸走血而内凝,故不发汗),再加四物汤、黄连解毒汤,三药合服,日二服。《内经》说以苦发之,谓热在肌表达内也。气逆?调木香末一钱服。痢后鹤膝风?良验!
【三十六种风症克星】
愈风丹:专治三十六种风症。
药材清单:苍术(酒浸)、香白芷、南川乌(火炮)、南草乌(火炮)各四两,天麻、当归(酒洗)、防风、何首乌(火炮)、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石斛(去根,酒洗)、甘草各一两,南芎五钱。
做法:磨成细粉,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睡茶清下。别见风,忌猪肉、雀肉三日。急闷风?茶清下。产后咳嗽肺风?红花汤下。遍身筋骨疼?乳香汤下。腰疼耳聋肾气风?荆芥汤下。眉毛脱落大风?天麻汤下。口发狂言气心风?朱砂汤下。十指断裂?盐汤下。饮食无味?皂角汤下。遍身疥癣肺风?茶下。口眼歪斜?茶汤下。迎风冷泪?米泔汤下。手足皮肿?天麻汤下。大肠下血?烧独蒜汤下。心胸闷、胸膈噎塞?姜汤下。发狂吐沫?荆芥汤下。妇人黄肿?当归汤下。五般色淋?盐汤下。鼻生赤点?葱汤下。手足热困?苏木汤下。发须脱落?盐汤下。小儿脐风撮口?朱砂汤下。耳作蝉声?川椒汤下。口吐酸水?茴香汤下。膀胱疼痛?艾醋汤下。起坐艰难?地黄汤下。偏正头痛?茶汤下。眼跳热痒?米汤下。小儿急慢惊风?金煎汤下。手足麻痹?石榴皮汤下。小儿吐虫?皂角汤下。妇人赤白带下?甘草汤下。
【补遗小方子】
1.秘传药酒方:专治瘫痪腿疼、手足麻痒不能动。
药材清单:当归、白芍(炒)、生地黄、牛膝、秦艽、木瓜、黄柏(盐炒)、杜仲(姜炒)、防风、陈皮各一两,南芎、羌活、独活各八钱,白芷七钱,槟榔五钱,肉桂、甘草节(蜜炙)各三钱,油松节五钱。
久痛?加虎胫骨酥炙八钱、苍术一两炒。
做法:锉碎入绢袋内,加南酒或无灰酒,重汤煮一炷香时间。早晚随量饮,不忌口。
2.绒花散:大梁李沧溪传的,专治左瘫右痪。
药材清单:鳖甲(醋炙九次)、鹿茸、乳香、没药、绒花树皮(即夜合花根)。
做法:各磨成细粉,各二钱合一处研匀,分为二服,五更黄酒送下,一服五钱。男子重者,二服出汗;女子重者,一服神效!
独神丹:专治瘫痪疼痛、手足挛拳。
做法:用淮安陈曲一块,四面削去各一指厚,中心打碎,砂锅内炒去湿气,为细末。福建黑糖等分,入石臼内捣匀,再用生姜汁熬熟,旋添入内,捣如泥丸,弹子大,收贮瓷器内。每服细嚼,病在上者,晚上黄酒下;病在下者,五更牛膝煎酒送下一丸;全身有病,早晚送下,克日奏效!
3.秘方:专治瘫痪如神!
做法:熟牛骨内髓一碗,炼熟蜜一斤,二味滤过,加炒面一斤、炒干姜末三两。四味搅匀,丸如弹子大。一日服三四丸,细嚼酒下,大效!
4.神仙外应膏:专治左瘫右痪、筋骨疼痛、手足拘挛。
做法:川乌一斤为细末,用隔年陈醋入砂锅内慢火熬如酱色,敷患处。病一年,敷后一日发痒;病二年,二日发痒。痒时拍痒处,以不痒为度。先用升麻、皮硝、生姜煎水洗患处,然后敷药,不可见风。
【类中风证小课堂】
类中风?常见得很!中寒、中暑、中湿、中火、中气、食厥、劳伤、房劳、痰厥、血晕、中恶卒死等等,都是类中风,各有各的治法,别一股脑儿当风治,用错药就糟了!
1.中寒:冬天中寒气,昏倒、口紧、肢挛恶寒,脉浮紧。
症状:口吐涎沫,重则四肢僵直。先用热酒、姜汁各半盏灌之,稍醒后随用附子理中汤。不急治?舌短囊缩而死矣!
附子理中汤:专治中寒厥倒。
药材清单:大附子(炮去脐)、干姜、吴茱萸(炮)、官桂、人参、当归、陈皮、浓朴(姜炒)、白术(去芦)、甘草(炙)。
做法:锉碎加生姜、枣子,水煎热服。
2.中暑:夏天突然中暑,昏倒、痿厥、吐泻喘满。
十味香薷饮:(方见中暑)
3.中湿:丹溪说东南人多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
清燥汤:(方见痿证,根据本方加竹沥、姜汁)
4.中火:河间说肝木之风内中,六经之邪外侵,五志过极,火盛水衰,热气怫郁,昏倒卒仆。用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独参汤之类,内有恚怒伤肝、火动上炎者,用小柴胡汤之类。
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
5.中气:七情过极,气厥昏倒,或牙关紧急。
中气症?与人争执,暴怒气逆而晕倒,此名中气。气脉多沉,风脉多浮;风中身温有痰涎,气中身冷无痰涎。先用姜汤灌,救苏后即用木香顺气散或藿香正气散。
木香顺气散:专治中气晕倒。
药材清单:木香(另研)、砂仁各五分,乌药、香附、青皮(去穣)、陈皮、半夏(姜炒)、浓朴(姜炒)、枳壳(麸炒)各一钱,官桂、干姜、甘草各三分。
做法:锉碎一剂,加生姜三片水煎,木香调服。气不转?加苏子、沉香。
6.藿香正气散:专治中风调理平和之剂。
食厥:吃太多,胃气自伤,不能运化,故昏倒。先用姜盐汤多灌,探吐之后服六君子汤。凡中卒倒、口噤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等症,多因饮食过度,必须审问明白。若因饮食之后或着气恼,另煎盐汤灌之,探吐之即愈。
7.六君子汤:
药材清单:人参七分,白术(去芦)、白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汁制)各一钱,香附一钱二分,木香、砂仁各五分,甘草三分。
做法:锉碎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劳伤:太累了,耗损元气,脾胃虚衰,不任风寒,故昏倒。
8.补中益气汤:专治气虚卒倒。
房劳:肾虚精耗,气不归元,故昏倒。
9.六味地黄丸:
痰厥:内虚受寒,痰气阻塞,手足厥冷麻痹,眩晕欲倒,脉沉细。
加味二陈汤:专治痰厥晕倒。
药材清单:陈皮、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当归、枳实(麸炒)、桔梗(去芦)、杏仁(去皮尖)各一钱,良姜、砂仁各七分,木香、官桂、甘草各三分。
做法:锉碎一剂,生姜煎服。气逆?加苏子;元气虚弱?去枳实。
血晕:平日去血过多,虚而成血晕,脉微涩。
加味四物汤:专治血虚眩晕卒倒,不可艾灸,惊哭叫动,动则乘虚而死。
药材清单: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黄、熟地黄、黄芪(蜜炙)、人参、白术(去芦)、陈皮、白茯苓(去皮)、荆芥、甘草(炙)各等分。
做法:锉碎加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服。饱闷?加香附、砂仁,去黄芪、白术。
卒中暴厥:突然不省人事!因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厥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昏不知人、头旋晕倒,此中恶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开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宜艾灸脐中百壮,以皂角末搐鼻,或半夏末亦可,或研韭汁灌耳中即活,或以苏合香丸灌之,俟稍醒用调气散合平胃散服之,或藿香正气散亦可。
10.调气散:
药材清单: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二钱,藿香、甘草(炙)各八钱,砂仁四钱。
做法:磨成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11.苏合香丸:专治男女中风中气,牙关紧闭、口眼歪斜、不省人事并传尸,骨蒸劳瘵,卒暴心疼,鬼魅瘴疟,小儿急慢惊搐,妇人产后中风,赤白痢疾,一切气暴之症,最能顺气化痰。
药材清单:沉香、木香、丁香、白檀香、安息香(酒熬膏)、麝香、香附米、白术、诃子肉、荜茇、朱砂、犀角镑各一两,乳香、片脑、苏合香油(入息香膏内)各五钱。
做法:将各味咀成片,为细末,入脑、麝、安息香、苏合香油同药搅匀,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用蜡包裹。每用大人一丸、小儿半丸,去蜡皮,以生姜自然汁化开擦牙关,另煎姜汤少许,调药灌下神效!
【预防中风小妙招】
觉得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三年内有中风之疾!宜先服愈风汤、天麻丸各一料,治未病之先也!又云:于未病之先,服竹沥枳术丸,可祛去之。若与搜风顺气丸间服,何中风之有?
1.愈风汤
初觉风动,服此不致倒仆,治未病之圣药也!又治中风症内邪已除,外邪已尽当服此药,以导诸经。久服大风尽去,纵有微邪,只从此药加减治之。治病之法,不可失于通塞。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乃常治之法也。久则清浊自分、荣卫自和矣!
药材清单:黄芪(蜜炙)、人参(去芦)、当归(酒洗)、白芍(酒炒)、生地黄、枸杞子、杜仲(姜酒炒)、秦艽、肉桂、苍术(米泔洗)、羌活、独活、防风、薄荷、菊花、细辛、麻黄、蔓荆子、白芷、地骨皮、知母、石膏、柴胡、黄芩、枳壳(麸炒)、甘草。
做法:锉碎,每服一两,加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渣再煎,临卧服。一方加熟地黄、半夏、浓朴、前胡、防己、茯苓,疗肾肝虚筋骨弱、语言謇涩、精神昏愦。此药安心养神,调理阴阳,使无偏胜,治中风内外无邪。服此药以行中道,及治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或瘦而肢体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
2.天麻丸
专治风因热而生,热胜则风动,宜以静以胜其燥,是养血也。此药能行荣卫、壮筋骨,方治足三阴亏损,风邪折伤致肢体麻木、手足不随等症,去附子加肉桂、熟地黄,名愈风丹。
药材清单:天麻、牛膝(去芦,酒洗)、萆薢、玄参各一两半,杜仲(姜炒)一两七钱,大附子(去皮脐)五钱,羌活三两半,当归(酒洗)一两半,生地黄(酒洗)四两。去肾间风?加独活一两半。
做法:磨成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酒下,白汤亦可,良久则食。
3.竹沥枳术丸
化痰清火、顺气除湿、祛晕眩、疗麻木、养血、健脾胃。
药材清单:白术(去芦,土炒)、苍术(泔制盐水炒)各二两,枳实(麸炒)、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半夏(白矾、皂角、生姜水煮干)、南星(制同上)、黄连(姜炒)、条芩(酒炒)、当归(酒洗)、山楂(去核)、白芥子(炒)、白芍(酒炒)各二两,人参五钱,木香一钱。
做法:磨成细末,以神曲六两、姜汁一盏、竹沥一碗,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远淡姜汤送下。
4.搜风顺气丸
专治肠胃积热,以致膈间痞闷、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肠风痔漏、腰膝酸疼、肢节顽麻、手足瘫痪、行步艰辛、语言謇涩,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无不效验!
药材清单:大黄五两(酒蒸九次、要黑),火麻仁(微炒,去壳)、郁李仁(去壳,泡去皮)二两,菟丝子(酒煮)二两,干山药二两,牛膝(去芦,酒洗)二两,枳壳(麸炒)一两,槟榔二两,车前子(炒)二两半,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
做法:磨成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百无所忌,早晚各一服。
【医案小故事】
有这么个情况哈,有的人多次用之前有效的方子治病,结果有的管用,有的就不管用了。那些不管用的,大多是因为脾肺虚弱、肾气不足。这时候呢,就适合用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一起服用,这样就能避免中风找上门。
有个大司寇叫三川刘公,突然就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嘴巴和眼睛都歪到一边,手脚还不停地抖。一个医生当是风症来治,另一个医生当是痰火来治,结果都没啥效果。我去给他把脉,发现六脉沉而数,气口脉紧盛。我心里就有数了,这既不是风症,也不是痰火,是气带着食滞在作怪呢。他家里人这才反应过来,说:“哎呀,正好是吃饭的时候,他被气得不行,然后就成这样了。”于是我就用了行气香苏散,再加上木香、青皮、山楂,让他吃了一剂,嘿,还真就好了。
还有桑环川和刘前溪,这俩人一直都跟我关系不错,年龄都快五十了。桑环川这人欲望比较多,刘前溪呢,是个酒鬼。给他俩把脉,左右脉都微弱,人迎脉很盛,右边的脉又滑又大。他俩还时不时地手脚酸麻,肌肉还一抽一抽的。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俩啊,三年之内,都得有瘫痪的风险,可得小心着点。”还劝他们赶紧吃药,省得以后遭罪。桑环川觉得我说得在理,每年都做搜风顺气丸和延龄固本丹各一份,后来还真就没出啥事。可刘前溪这货不听劝啊,还是照喝不误,一点节制都没有。结果还没到三年呢,就中风晕倒了,瘫在床上,说话都不利索。他跑来找我,哭着说:“后悔啊,没听你的话,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你可得救救我这条老命,那就是再造之恩啊。”我就给他开了养荣汤加减的方子,还配上健步虎潜丸,让他这两种药一起吃,吃了一年多才慢慢好起来。
还有个刘大尹,本来身体就有毛病,两个胳膊又麻又木,眼睛还老流泪。他吃了搜风化痰的药,结果痰更多了,胳膊反而疼得伸不直,手指还都挛在一起。我跟他说:“你这麻啊,是因为气虚。你吃那些前面的药,吃错了,把肝火给搞旺了,肝血都干了,筋得不到滋养,所以才会虚而挛。得补补脾肺,再滋滋肾水,这样风就没了,热也退了,痰也清了。”于是我就让他用六味丸和补中益气汤,不到三个月,病就好了。
精
选
阅
读
原创推荐
有效缓解低血压的健康之道
《跌打秘方》论治法
补肾强筋·骨质疏松食疗良方
色盲、夜盲、近视等眼病的家庭食疗良方
洽腰肌劳损中医良方
《古今医鉴》脉学大要
《古今医鉴》脉体捷法(脉相大全)
不老丹·七宝美鬓丹(生发·乌发)
4款祛暑饮食制作法(非常有效)
针灸按摩·解表清热穴之曲池穴应用
慢性前列腺炎·电针疗法
妙方巧治大暑病·中暑
中医古老·药敷掌心疗法
拔罐会“伤元气”,这是真的吗?
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措施
牙髓病诊断与治疗
脑血栓的护理方法
脑肿瘤病理及其治疗
《跌打损伤方》诊断与治疗方法
红斑狼疮的专方治疗
中医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
失眠抑郁症的自我调理法
面诊看脏腑,如何改善气色?
晕厥病人的家庭救护方法
中医古方古法·治疗风湿病
青光眼失明,还有救吗?
颈椎病的日常生活护理
中医养生交流群
图片
中医资料在“群文件”里
图片
中医交流群
加入
微信扫码入群
华医方
中华行医方,大医精诚心。博览极致医源,秉持仁心,开创医识新篇。我们专注于中医国粹传承与传播,涵盖医方、药膳、推拿、针灸、养生等,医病更医心,治病治未病。
关注我们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宜人配资-炒股10倍杠杆平台-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