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7月15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财政部、审计署发布重要通知,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全面核查工作。这项工作将持续至年底,涉及约1.5亿退休人员,其目的直指养老金违规领取行为。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任何违规行为都将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养老金管理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2亿,占总人口的22.7%。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大。2025年上半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到3.76万亿元,同比增长9.8%。在此背景下,确保养老金使用合规、精准发放,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财政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严查行动针对的主要是四类存在违规领取养老金风险的人员,他们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侵害了其他退休人员的权益。让我们详细了解这些情况,以避免无意中触犯相关规定。
第一类:未按规定办理资格认证人员
根据人社部规定,退休人员需定期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以证明本人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然而,部分退休人员长期未按要求进行资格认证,却仍在领取养老金。
张先生今年78岁,自2018年退休后定居海外与子女同住。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加上出国前委托亲戚代管银行卡,导致他七年未进行过养老金资格认证。此次严查中,当地社保局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异常,立即冻结了其养老金账户。经核实后,张先生通过"中国领事"APP完成了远程认证,账户才得以解冻,但需退还无资格期间的养老金。
社保部门提醒,即使暂居境外,退休人员也必须按规定进行资格认证。目前认证方式多样化,包括人脸识别线上认证、社保服务窗口现场认证等。特别是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可申请上门认证服务。
未完成资格认证的养老金领取人,将面临养老金暂停发放的处理。若连续超过两年未认证且无法联系,相关部门有权追回无资格期间的养老金。
第二类:骗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
虚构工龄、伪造档案材料骗取养老金的行为,是此次严查的重点对象。审计署2024年度报告披露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案例:某地一名男子通过伪造档案,制造"1岁工作、22岁退休"的荒谬记录,竟然层层审批通过,非法领取养老金累计69万元。
李某在2015年通过购买虚假的工作经历材料,将自己的工作年限从实际的8年篡改为25年,并在档案中伪造了14处关键信息。通过这种手段,他不仅提前10年退休,还使月养老金从应得的1800元增至4500元。在今年的专项核查中,这一造假行为被发现,李某不仅需全额退还多领取的养老金,还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养老保险欺诈案件3.7万余起,追回资金28.3亿元。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保审核中的应用,档案造假将更难逃过系统检测。
骗取养老保险待遇行为一经查实,当事人不仅需全额退还非法所得,还将面临相当于非法所得1-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类:死亡后继续领取养老金人员
部分退休人员死亡后,家属未及时报告或故意隐瞒死亡信息,导致养老金继续发放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王阿姨的丈夫于2023年去世,但因不知情或疏忽,她未向社保部门报告此事。丈夫的养老金仍按月打入银行卡,两年间累计领取超过12万元。在此次严查中,通过民政部门死亡信息比对,这一情况被发现。最终,王阿姨不仅需退还全部不当得利,还被处以3万元罚款。
人社部门正加强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建立死亡人员信息比对机制。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通过信息比对,发现并停发死亡人员养老金账户5.8万个,追回资金4.76亿元。
按规定,退休人员死亡后,其家属应在死亡后10个工作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报告。故意隐瞒死亡信息继续领取养老金的行为,不仅需退还全部金额,还将被处以最高可达5万元的罚款。
第四类:重复领取养老金人员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信息系统建设,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养老金的情况也被纳入严查范围。
赵女士在A市有15年工龄并已办理退休,每月领取养老金3200元。后来她搬到B市生活,又以个体工商户身份参加当地社保并缴费8年。由于两地系统未联网,她成功在B市再次办理退休,每月额外领取养老金1500元。通过全国社保信息平台数据比对,这一违规行为被发现。最终,赵女士B市的养老金被取消,并需退还已领取的全部金额。
据人社部统计,2025年上半年已查处重复领取养老金案件2.1万起,涉及金额3.52亿元。随着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此类违规行为将越来越难以实施。
重复领取养老金的行为一经查实,除退还重复领取的养老金外,还将被取消重复办理的退休资格,情节严重的将被纳入社会信用黑名单。
加强养老金管理的重要举措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国家正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养老金管理:
1.延迟退休政策实施: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原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的男职工,将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63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职工,也将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周岁。这一政策将在15年内完成过渡。
2.养老金双轨制改革:2024年10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结束10年过渡期,实现最终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将执行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消除了长期以来的制度差异,实现了"一碗水端平"。
3.智能监管系统建设:人社部门正加快建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比对分析参保人员信息,及时发现并预警可疑情况,大幅提高监管效率。
4.惩罚措施加强:相关部门正在修订养老保险相关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新规定将提高罚款标准,并将严重违规者纳入社会信用黑名单,限制其金融服务等权益。
合规领取养老金的建议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退休人员及其家属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完成资格认证:养老金领取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资格认证。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APP进行线上认证,也可到社保服务窗口进行现场认证。
2.准确申报个人信息:办理退休时应如实申报个人信息,不得虚报工龄或提供虚假材料。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将面临严重后果。
3.及时报告重大变更:退休人员死亡、出国定居等重大情况变更,家属应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报告,避免违规领取养老金。
4.了解政策规定:退休人员应主动了解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包括资格认证、待遇领取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合规领取养老金。
5.保留重要凭证:退休人员应妥善保管退休证、社保卡等重要证件,以及历年缴费记录等材料,以备查验。
我国养老金制度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任何违规领取养老金的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利益,也侵害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面对严查行动,退休人员及其家属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合规领取养老金,共同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你对当前的养老金管理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
宜人配资-炒股10倍杠杆平台-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